庞大的市场体量,单人上万元的矫正花费,吸引大量资本进入这一市场。《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》显示,中国错颌畸形患病率达74%,人数高达10.36亿人,这个数据达到中国总人数的七成以上。
《中国隐形正畸行业白皮书》显示中国儿童的错合畸形率达71.3%,有1.55亿中国儿童需要进行矫正,根据测算,市场容量高达4000亿元以上。
口腔正畸可能对于不少人来说,仍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行业。但事实上,目前这个行业在国内正快速发展壮大。有关数据显示,2021年,我国共有正畸病例400万例,过去1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%。目前,我国口腔正畸相关企业数量超2800家,近三年来,平均增速为13%。可以说,口腔正畸是一个快速崛起的蓝海市场。
口腔正畸一般指牙齿矫正,牙齿矫正包括范围较广,通常是指通过口腔技术手段,修整牙齿排列不齐、牙齿形态异常、牙齿色泽异常的治疗过程。牙齿矫正有多种方法,如树脂贴面、瓷贴面、烤瓷牙、正畸等等,要根据个人的牙齿实际情况、牙颌畸形种类等,再综合个人要求选择治疗方法,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。
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-2025年口腔正畸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显示:
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,互联网、社交媒体爆发式增长,人们不仅更加关注口腔健康问题,对于“颜值”的追求更甚于以往。正畸是还原人体自然美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,因此,旺盛的市场刚需推动了过去20年中国正畸行业的高速发展。
大众需求引发了政策提升。近年来,助推中国口腔医疗有序发展的政策指导医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,以此驱动国民口腔疾病防护意识不断提升,口腔正畸行业在政策层面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从《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到《“十四五”国民健康规划》《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》,再到《省际联盟(区、兵团)口腔正畸托槽集中带量采购公告》等诸多层面的政策利好,都积极指示了要加快我国正畸行业的高水平发展。
中国口腔正畸市场竞争激烈,参与者较多。前五大口腔连锁机构合计市场占有率不足10%。泰康拜博、通策医疗、瑞尔集团、牙博士医疗等企业在市场占有率、营业收入、门店数量指标上优势显著。根据营业收入、门店数量、市场占有率情况划分,通策医疗、瑞尔集团、泰康拜博、牙博士医疗是中国口腔正畸市场头部企业,体现在企业规模、成长性、市场份额明显高于行业内其他参与者。头部企业具备持续沉淀、建设品牌和平台实力,因此有望继续扩张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,保持领先地位。
高客单价已经成了口腔正畸行业的标配,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牙套矫正器价格可以发现,传统钢丝牙套的价格为1万元~2万元不等,隐形牙套的价格则更贵,国产品牌在2万元~3万元,进口品牌则要4万元~5万元,除此之外,还有检查费、医疗服务费等费用。
以隐适美与时代天使两大隐形正畸行业龙头企业公开的信息显示,两家企业的毛利率都高达70%。而行业的普遍水准,毛利率也有50%以上。超高的毛利率也使得隐形正畸有“口腔茅台”之称,也使得口腔正畸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医美市场一样,都属于相对高端的服务消费。
口腔正畸市场正欣欣向荣,口腔医疗巨头和初创公司都将目光聚焦在这一市场上,但行业发展的痛点也逐渐显现出来。
口腔正畸市场面临的问题
专业正畸医生稀缺: 中国专业正畸医生只有6100人,而口腔医疗机构有11万家。医生数量储备严重不足,与高速发展的口腔正畸市场严重不符。
市场乱象频现: 传统口腔正畸市场主要取决于执业医生的经验判断,极速扩张的市场,不得不招用大量非专业正畸医生执业。医生专业性良莠不齐,导致市场乱象频现,矫正失败率上升,投诉率居高不下。
患者就诊体验差: 患者需要多次往返检查和矫正,就诊体验感差,容易产生抱怨情绪,对客户的经济、精力和时间是极大考验。
行业竞争格局分散: 在口腔正畸市场,医疗机构数量大,民营机构多,行业集中度不高,竞争格局分散。虽然连锁机构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,但没有形成优势市场份额企业,未能形成领导性品牌。
行业壁垒不高: 口腔正畸相对于其他医疗行业来说,进入的门槛较低。设备投入较为简单,人员资质要求不高,诊疗行为风险相对较低,而经营利润却较高。所以越来越多的资本在进入这个行业,越来越多的跨界者也在进入这个行业。
口腔正畸行业市场规模预测
在口腔行业的细分项目中,正畸治疗的市场规模已经领先修复和种植等其他治疗项目,预计2025年将达到710亿元,2030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。其中,应用了新材料、新技术的隐形正畸市场增长迅猛,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400亿元规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