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牙是全口义齿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¨j。对同 一位牙列缺失患者,理论上讲有也只能有一副能满足 患者自身条件及其身心健康合格的全口义齿。其中, 人工牙列在颌弓上位置的准确是满足全口义齿修复原 则的基础。但是全口义齿的传统排牙法,随意性高、可 重复性低,导致同一位技师或不同技师在同一患者的 无牙颌模型上排列出人工牙列不同的全口义齿。作者 选用“三定”排牙法即在无牙颌患者的上下模型上定 点(定标志点)、定线(定标志线),从而确定人工牙在 颌弓上的排列位置。实践证明:该方法在全口义齿排 牙中对相对恒定人工牙列在颌弓上的排列位置方面可 操作性强、重复性高,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,优于 传统排牙法,现介绍如下。
l 方法
1.1 定点
1.1.1无牙颌上颌模型上唇系带在牙槽嵴处的附 丽点定点A,切牙乳突的尖端定点B,切牙乳突前后向 的中点定点c(图1)。
1.1.2无牙颌下颌模型 3 3人工牙排列后远中邻 面的位置定点D,磨牙后垫的最低点定点E,磨牙后垫 的最高点定点F,E点到F点垂直高度的1/2位置定 点G,磨牙区牙槽嵴最低点定点H,磨牙后垫内侧最突 点定点I,磨牙后垫外侧最突点定点J(图2)。
1.2定线
1.2.1无牙颌上颌模型AB线:A、B点的连接线, 即中线。K线:通过C点与AB线相垂直的线。M线:腭皱边缘的连线。N线:通过切牙乳突后缘与K线相 平行的线(图1)。
1.2.2无牙颌下颌模型0线:后牙区牙槽嵴顶线。 P线:通过H点0线的垂线(图2)。
1.3定人工牙的位置
1.3.1上下颌前牙前牙大小的选择,与传统排牙法 相同。 上止:近中邻接面位于AB线上,其唇面距K线的 距离为8~10 mm。 三区:两牙尖顶连线位于K线上,其唇面距M线 的距离为(10.5±1)mm。 对于上颌前部牙槽嵴吸收较多的老年患者,三区 牙尖顶连线位于N线上。 至陵:位于兰!l!三之间,根据两牙间隙的大小, 调整其倾斜及扭转度,并与兰!l 1 3保持相应弧度。 下颌前牙按1.0 mm的浅覆盖、浅覆猞排列,与上 颌牙列弧度协调。
1.3.2上下颌后牙标出D点位置,根据DE 2点之 间的距离选择后牙近远中径的宽度。 6『6:猞面中央位于P线,其高度与G点等高,颊 尖位于0线上。 7 5 4 4 5 7:与6 16保持正常殆曲线,并参考 I、J点与3 13近中邻面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,进行适当 调整,使其舌尖位于该三角形之内,7 17远中邻面位于 E点。 鱼匮:与6 16建立中性咬合关系。 2三垒I垒5 1:与下颌相应牙齿建立咬合关系。 当鱼二兰I三二鱼之间的排牙间隙不足或较大时,可调 整三篷的大小,以利于美观。
2讨论
传统排牙法主要参考蜡堤的唇颊弧度来确定人工 牙位置口o。作者在2007—2009年临床工作中随机抽 取上下颌牙列缺失、颌位关系接近正常的患者20名, 将每位患者的无牙颌模型和颌位关系记录蜡型用硅橡 胶印模材料分别复制5副,通过面弓转移到5个半可 调式猞架上。采用盲法,在义齿加工单上填写不同的 患者姓名,但年龄、性别相同,让5名具有6年以上工 作经验的口腔技师排列人工牙。蜡型试戴时,作者将 上述同一患者,不同制作者的5副全口义齿蜡型在殆 架上进行上、下颌相互交换,检查咬合情况,发现能达 到基本咬合(人工后牙咬合不密合但位置接近,前牙 覆盖、覆殆关系接近)的只占40%。再按上述方法将 同一患者复制的25副全口义齿模型上猞架后标注不 同姓名,分成5组让以上5位技师每人排牙5副,检查 每位技师5副全口义齿蜡型在猞架上的咬合情况,结 果5位技师所排的5副全口义齿当中,上、下颌交叉能 达到基本咬合的最高者只占60%。2010年,作者对以 上5名技师运用“三定”排牙法进行为期3个月的全 口义齿排牙培训后,将临床接诊的6名无牙颌患者的 模型和颌位关系记录蜡型采用上述方法各复制5副, 让他们再分别排牙,检查结果是不同技师所制作的全 口义齿蜡型,上、下颌交叉达到基本咬合的近100%。 以上证明,“三定”排牙法在全口义齿制作中对相对恒 定人工牙列在颌弓上的排列位置方面可操作性强、重 复性高,优于传统排牙法。
传统排牙法技师在排牙中很难恒定、重复人工牙 列在颌弓上的位置。“三定”排牙法,充分利用了无牙 颌解剖标志,其上的每个标志点、线位置恒定,能保证 技师在全口义齿排牙中,准确确定人工牙的排列位置。
前牙以AB线为中线,符合上唇系带、切牙乳突在 确定上阻位置时的实际指导意义。先确定三!l 1 3的 位置,符合“中性区”排牙和美观原则,上下前牙排成 1.0 mm的浅覆盖、浅覆猞利于前伸拾平衡;后牙排列 先确定6『6的位置,使其位于“咀嚼中心”区,其拾面 高度与G点等高,确保拾平面平分颌间距离;颊尖位 于0线上,舌尖位于3 13近中邻面与I、J点所形成的 三角形以内,便于猞力垂直传递到牙槽嵴顶,利于义齿 稳定,符合组织保健原则¨j。
“三定”排牙法对模型的要求高,应确保每个标志 点的形态完整、清晰,否则影响义齿的修复质量。同时 作者观察的对象是颌位关系接近正常的上下颌牙列缺 失病例,对颌位关系明显异常者尚需进一步探讨。